支付之家网(www.zfzj.cn)8月10日讯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内容。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集资诈骗行为、非法经营资金支付结算行为等三类涉互联网金融行为法律性进行了准确界定。 其中,所谓非法经营资金支付结算行为俗称“二清”。 具体情形分为两种:(1)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经营基于客户支付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无证网络支付机构为客户非法开立支付账户,客户先把资金支付到该支付账户,再由无证机构根据订单信息从支付账户平台将资金结算到收款人银行账户。 (2)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经营多用途预付卡业务。无证发卡机构非法发行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预付卡,聚集大量的预付卡销售资金,并根据客户订单信息向商户划转结算资金。 《纪要》明确,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从事该业务的行为,违反《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四)项的规定,破坏了支付结算业务许可制度,危害支付市场秩序和安全,情节严重的,适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 - - - - - - - - - 责编丨陈晨(微信zfzjcc) 支付之家网(WWW.ZFZJ.CN) |
对于春节期间这股基金相亲热,你怎么看?...详情
支付宝红包可支持口令红包、AR扫福红包等多种玩法...详情
2月2日上午8点, 2021集五福活动开启一天后。全国已有100万人集...详情
银盛支付表示,未来将在产品多样化、新技术开发应用和场景覆盖等...详情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