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之家网(ZFZJ.CN)近日,知名支付服务商深圳市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威富通”)母公司华峰超纤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威富通实现净利润17,830,922.97元(约178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1,505,126.24元出现了增长。
此外,威富通在移动支付分润方面的营业收入为84531539.56元(约8453万元),移动营销营业收入为213393823.27元(约2.13亿元)。
此次净利润虽然略有增长,不过从最近三年看,威富通业绩“变脸”明显。
华峰超纤表示,并购威富通形成的商誉仍存在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报告显示,2020年度,威富通经营业务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且由2019年度的净利润5974.69万元进一步大幅下滑至2362.49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同时,2020年下半年政府对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强监管,可能对威富通未来的经营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截止2020年12月31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以后的商誉余额约为8.29亿元,商誉金额仍较大。由于商誉减值测试基于对未来的预测,估计成分较强,存在未来实际发展情况与估计出现不一致的可能性。公司原预测威富通2021年度可实现扣非后净利润约4,833万元,2021年1-6月威富通实际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原预测全年净利润的40%,实现的经营利润数据较原预测数据存在一定偏差,仍存在可能无法实现原预测利润目标并出现大幅商誉减值的可能性。
今年5月份,威富通还因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净利润持续大幅下滑,其母公司华峰超纤收到深交所发出的问询函。
2020年度报告显示,华峰超纤公司因2017年6月收购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商誉17.33亿元,2016年至2018年,威富通累计业绩承诺完成率为97.55%。2018年至2020年,威富通营业收入分别为3.23亿元、2.4亿元、4.7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5,974.69万元、2,362.49万元。
威富通成立于2006年,定位于移动支付领域的软件技术服务商及增值业务提供商,向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商户等移动支付行业的主要参与方提供技术加营销的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威富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业务开展较早,是微信支付的首批签约受理机构、支付宝首批签约ISV合作伙伴、京东钱包签约支付合作伙伴、QQ钱包首批签约受理机构等。
威富通目前的主要业务包括:为客户提供移动支付分润技术服务、软件技术开发服务、基于移动支付的营销推广和其他增值服务。其中,核心基础业务为移动支付分润业务,但是受“断直连”政策的影响,从2018年开始,威富通服务的客户数量出现减少,相关收入开始下滑;软件技术开发服务系威富通为银行或其他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软件技术开发,营销及增值服务系威富通为应对断直连等不利政策的影响而探索开发的新业务,主要是基于威富通在移动支付领域积累的丰厚终端客户资源和自身的技术实力,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营销、信用等增值服务,即为客户提供“支付带来的叠加价值”。
受“断直连”政策的影响,2018年7月起,威富通最核心的移动支付分润业务交易流水金额受到直接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威富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2017年,威富通作价超20亿成功与A股上市公司华峰超纤重大资产重组,实现并购上市,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第一股。
华峰超纤认为,收购威富通,将移动支付服务融入上市公司传统主业,形成的传统主业+移动支付软件服务业可实现有效的整合、协同,可以在保持公司行业优势的前提下,为上市公司拓宽新市场,最大限度地挖掘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防控水平。
威富通并未获得支付牌照,其20亿收购价在当时也是受到热议,可谓“最牛”支付服务商。
为了完成这笔交易,威富通承诺,在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预测实现的合并报表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0万元、1.2亿元和1.8亿元。
然而就在2018年,华峰超纤公司的重组标的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业绩14876万元,业绩承诺完成率为80%,未完成当期业绩承诺。
到了2019年,威富通业绩再次“变脸”,净利润仅有5975万元,与当初承诺的业绩相差甚远。
支付之家网了解,华峰超纤预测威富通2021年度可实现扣非后净利润约4833万元,2021年1-6月威富通实际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原预测全年净利润的40%,也就是1933.2万元。
实际上,2021年上半年,威富通实现净利润为1783万元,与预测值仍有偏差。
再早前,华峰超纤还曾因为威富通业绩“变脸”受到过深交所的监管函。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文章名称:《上半年,威富通支付获分润8453万元》
文章链接:
https://www.zfzj.cn/2165.html
欢迎行业内人士、媒体及合作伙伴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合理引用、分享本内容,共同推动支付科技领域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如需合作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转载来源。(来源:支付之家网 www.zfzj.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