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付科技,
一起洞见数字未来!

支付领域的 “信息劫难”:筑牢安全长城刻不容缓

支付行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关键一环,在数字化浪潮下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如今正遭受个人信息泄露黑产链的严重冲击。
公安部网安局今日发布文章《你的信息正在“裸奔”吗?——揭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黑产链》。一些犯罪团伙通过非法采集,如冒充地图 APP 工作人员骗取商户信息,用于注册企业支付账号倒卖牟利……
2025 年最高检数据警示,去年 2458 人因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被起诉,其中不少案件与支付领域紧密相连。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从技术窃取到内鬼勾结,再到非法采集,最终多数都指向支付账号的非法注册与倒卖。例如,辽宁辽阳的犯罪团伙骗取商户信息注册企业支付账号,这些行为不仅侵蚀公民隐私,更直接威胁资金安全,破坏支付市场的正常秩序。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法律的威慑力不容小觑。我国《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对支付领域违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慑,尤其是对金融等行业 “内鬼” 的从重处罚,彰显了法律坚决守护支付安全的立场。然而,法律的完善只是开始,全民防护意识亟待觉醒。个人在支付场景中应谨慎授权,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扫码、注册等行为保持警惕,定期检查支付记录、征信报告等,发现问题及时维权。
支付企业更应承担起数据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坚不可摧的 “内控防火墙”。对接触客户信息的岗位实施 “最小权限” 原则,定期审计数据流向,防止内部信息泄露;采用加密传输、匿名化处理等技术手段,守护用户信息在支付环节的安全;加强对员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培训,让法律红线深入人心。浙江网警等执法部门也在持续发力,为守护支付安全贡献力量。支付领域的信息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法律、个人、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协同作战,织密防护网,斩断黑产链,才能让支付回归便捷、安全的本质,让数字经济的列车在安全的轨道上飞驰。
赞(0)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其他使用。
文章名称:《支付领域的 “信息劫难”:筑牢安全长城刻不容缓》
文章链接:https://www.zfzj.cn/2786.html
欢迎行业人士、媒体及合作伙伴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合理引用分享,如需合作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源。(来源:支付之家网 www.zfzj.cn )
分享到
关注公众号

MicroFIN 微融传媒

山东微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微融传媒”及“Microfin”)是一个聚焦垂直领域的新媒体资讯平台和营销咨询机构,旗下支付之家网及其相关自媒体账号提供支付科技及相关产业精品资讯整合发布以及线上、线下营销服务。

关注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