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领域,近年来经济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给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带来严重威胁。全国公安经侦部门积极应对挑战,持续深化 “专业 + 机制 + 大数据” 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创新集群打击工作模式,有力地打击了经济犯罪活动,其中广东 “1・09” 非法经营案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该案中,自 2023 年 6 月以来,某犯罪团伙搭建多个非法聚合支付平台系统,与不法销卡商、虚拟币商和电商店铺勾结,虚构交易场景,为境外网络赌博平台提供全链条资金非法结算服务,涉案金额逾百亿元,性质极其恶劣,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
面对如此复杂的犯罪网络,公安部经侦局充分发挥集群打击的优势,指导办案单位深挖研判,并于 2024 年 9 月组织开展集群打击行动。此次行动成果显著,成功摧毁了该特大非法支付结算通道犯罪网络,打掉非法聚合支付平台团伙 7 个、虚拟币商团伙 3 个、销卡商团伙 3 个、电商团伙 1 个,共抓获犯罪嫌疑人 194 名,查扣冻相关涉案资产合计数千万元。这一行动充分展示了公安经侦部门打击经济犯罪的决心和能力,对其他潜在的犯罪团伙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从行业角度来看,聚合支付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其发展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非法的聚合支付平台也容易被境外赌博、电诈等违法犯罪团伙利用,成为洗钱的重要工具。因此,加强对其监管至关重要。公安经侦部门提出了多项防范建议,如深入推动《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落实,加强对聚合支付的监管,强化持证支付机构的监督责任;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加强信息协作与合成作战,全力打击犯罪网络、犯罪平台,铲除犯罪源头;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开展网络巡查和线下排查,填补制度漏洞,完善监管覆盖面等。
这些防范建议的提出,对于整个支付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聚合支付平台的运营,防止其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促使支付机构等相关主体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推动支付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一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支付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公众也应提高警惕,增强对非法支付结算等活动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选择正规、合法的支付渠道进行交易,避免因贪图便利而陷入违法犯罪的陷阱。
总之,公安经侦部门通过集群打击行动,成功打击了广东 “1・09” 非法经营案等经济犯罪案件,对维护支付领域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关部门还需持续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共同守护金融安全,为公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支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