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之家网获悉,上海金融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2025〕沪74执1082号,对曾经的持牌支付机构得仕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邱臣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执行申请人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
根据法院公告,因得仕股份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该公司实施限制消费措施,禁止其及法定代表人乘坐飞机、动车一等座、入住高档酒店、购买不动产或高档办公场所、旅游度假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这份限制消费令的落地,意味着得仕股份未能履行此前的行政处罚执行义务,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今年8月,上海金融法院已立案执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申请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执行标的金额为88731192元。而这一数字,正是2023年底央行对得仕股份开出的巨额罚单金额。
2023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海银罚字〔2023〕30号〕,认定得仕股份“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决定对其罚没合计8873万元。这是近年来支付行业金额最高的处罚之一。
然而,得仕股份在收到处罚决定后,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罚款,也未完成分期缴纳。监管催缴未果,最终案件被移交至法院强制执行。
公开信息显示,得仕股份成立于2006年,是上海地区最早获得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机构之一,业务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等。2021年8月,得仕股份的支付牌照续展申请未获通过,支付业务被中止。202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正式注销其支付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牌照被注销后,得仕股份并未止步。2025年5月29日,北京金融法院公开审理“得仕股份诉中国人民银行”一案,原告请求撤销央行不予续展的决定,并要求重新审查发放牌照。截至目前,案件尚无进一步判决结果公开披露。
得仕股份的问题并非始于罚单。早在2021年11月,裁判文书网公开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披露,得仕股份曾为澳门博彩公司“励扬太阳城”相关赌博平台提供支付通道,协助其通过关联商户流转赌资逾10亿元,并收取通道费1874万元。这一事件被普遍认为是得仕股份牌照续展失败及后续监管调查的关键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央行近年来持续加强支付行业反洗钱、商户实名制与资金流向监管,对风险事件“零容忍”。得仕股份的“涉赌通道”案例,成为支付行业的反面教材,也揭示了部分机构在牌照制度下游走灰色边缘的风险代价。
从被中止牌照,到巨额罚单,再到拒不缴纳被强制执行、限制高消费,得仕股份的轨迹几乎浓缩了一个支付机构从违规到失序的全过程。监管层的态度也日益明晰——对拒不履责、抗拒监管的机构,不仅罚、还要“禁”。
支付机构作为公众资金的通道,其合规运营不仅是法律要求,更关乎金融安全与社会信任。一旦偏离底线,损失的不仅是业务,更是立身之本。
从风光无限到被限高、从亿元罚单到诉讼缠身,得仕股份的“神奇”故事或许已接近尾声。它留给行业的警示却格外清晰:
在强监管时代,支付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线。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发布者:支付之家网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zfzj.cn/67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