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付科技,
一起洞见数字未来!

央视曝光!支付APP的这个小细节,成为“二维码”盗刷的关键

在数字化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扫码支付因其便捷性深入人心,但你是否想过,随意展示收款码可能暗藏风险?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的一起新型的 “二维码” 盗刷案件,为我们敲响了手机支付安全的警钟。

据央视新闻报道,一起利用受害者缺少对“付款码”等支付信息的保护意识,以及对支付APP流程不熟悉,进行隔空“盗刷”的案件浮出水面

2024年7月,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通过视频向 “客户” 出示收款码后,账户资金竟离奇被盗刷。

原来,赵女士先提供公司收款二维码,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要求用个人支付宝收款码并通过视频通话付款。

在赵女士展示收款码的短短几秒内,犯罪分子利用支付宝 “付款码” 和 “收款码” 切换间隙,截屏或拍摄赵女士的付款码,再借助免密支付功能,瞬间盗刷两笔资金,一笔 499 元,一笔 999 元,总计 1400 多元。

等赵女士反应过来,对方早已将其拉黑。

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这是一个以黄某为首的专业盗刷团伙,长期在湖南及广东等地流窜作案。他们利用受害者缺乏对支付信息的保护意识,通过 “隔空” 盗刷付款码手段实施犯罪,短短时间内作案 200 余起,涉案资金高达一百余万元。目前,黄某等 7 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此次案件暴露出支付平台存在的设置问题。包括支付宝在内的许多支付平台的收付款码流程中,打开 “收付款” 功能时,首先出现的是 “付款码”,使用者在支付程序中打开收款页面前往往要先经过付款页面。

同时,不少用户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不用输入密码就能直接支付,这无疑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受害者对支付流程的不熟悉以及免密支付的便捷性,轻松盗取资金。

该类型盗刷需要同时具备两点,其一是支付类APP在点击收款码时先显示付款码;其二是用户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支付之家网建议,微信支付宝等APP尽快优化“收款码”获取流程。例如,当用户打开付款码页面时,系统自动对付款码进行模糊处理,只有在用户主动点击确认支付时,才显示清晰的付款码,有效降低被盗刷的风险。或者将收款码和付款码进行有效分离。

为避免此类风险,警方也提醒公众提高安全意识,注意保护支付信息,不可随意展示收款码给他人。商家更要提升法律意识,在遇到持有来源不明付款码的可疑人员时,不可轻易扫码。同时,大家应尽快设置 “付款码” 隐私保护,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赞(0)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支付之家网 » 央视曝光!支付APP的这个小细节,成为“二维码”盗刷的关键
分享到
关注公众号

MicroFIN 微融传媒

山东微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微融传媒”及“Microfin”)是一个聚焦垂直领域的新媒体资讯平台和营销咨询机构,旗下支付之家网及其相关自媒体账号提供支付科技及相关产业精品资讯整合发布以及线上、线下营销服务。

关注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