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开出罚单,持牌支付机构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简称“快钱支付”)因存三项违法违规行为领央行罚单。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上海银罚字〔2025〕19号”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存在“1.违反清算管理规定;2.违反账户管理规定;3.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对其警告,罚款人民币625万元。

作为国内早期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知名机构之一,快钱支付于2011年5月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覆盖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费卡受理、银行卡收单等六项支付业务许可。后来几经变更,仍有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这三项支付业务许可。新牌照下,变为储值账户运营I类和支付交易处理I类。
然而,近年来,随着支付行业监管持续深化与细化,对合规运营的要求不断提高,快钱支付此次因三项基础性管理规定同时违规而领罚,暴露出其在内部控制、合规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疏漏。
此次处罚并非快钱支付首次遭遇监管警示。2017年8月,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限期改正,并处罚款人民币5万元。2018年11月,公司因违法支付业务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处罚款12万元。2019年4月,快钱支付再次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处以罚款15万元。
202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快钱支付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人民币1004万元。时任CEO党晓强连带受罚。
收千万罚单后,快钱支付曾回应称,此项处罚是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对快钱开展综合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结果。对此,公司诚恳接受,也感谢监管部门对于快钱的指导与帮助。快钱已于当年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对照监管各项要求,全面深入自查整改,制订详细改进计划,并在保证业务平稳运行的同时,及时完成了全部问题的整改工作。
然而,仅仅过去一年多时间,快钱支付再次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指导与帮助”。
202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因存“1.将资金结算至商户非同名账户;2.违规向不符合条件的特约商户提供“T+0”结算;3.未按规定履行特约商户检查责任”的违法违规行为领73万元罚单。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开出罚单,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存在“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20000元。
这些罚单不仅暴露了快钱在风控管理上的不足,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合规性的质疑。
合规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触碰监管红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公司68.7%股权,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万达公开指出,战略控股快钱对万达金融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万达将以快钱为核心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链,使快钱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时,快钱还将成为万达金融版块的基础设施,万达将围绕其打造产融结合、融融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完整金融产业链。
彼时,王健林曾表示,全集团要为快钱的发展提供支持,不仅万达电商用快钱支付,万达广场商家也要用,商管公司要一家一家去谈,动员他们使用快钱,做大支付规模。
2017年初,媒体爆出快钱总经理关国光已将手中持有的快钱的股份卖给万达,而万达已百分百控股快钱支付公司。当年3月份,快钱法定代表人由关国光变更为曲德君。
然而,到了2018年3月,万达集团宣称万达网科业务全部停止。
也是在2018年开始,业内屡次传出万达计划出售快钱的消息。万达清仓快钱之心意已决,不过,每次谈判都是无果而终。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发布者:支付之家网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zfzj.cn/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