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诺本集团主办的“第二十九届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于2025年8月21-22日在上海成功举行。

在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的支持下,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部、金融科技部、IT运 维部、软件开发部、网络安全部、数字金融部数据管理部等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AI时代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最前沿技术创新与动态,发掘市场最佳合作伙伴。

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俊为大会致欢迎辞。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资深经理叶伟带来了主题分享《工行大模型应用实践探索》,分享了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建设AI中台,解决了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中的技术门槛高、共享难等问题。
叶经理先分析了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建立统一AI中台的意义。工商银行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企业级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赋能2700多个场景。另外,她还介绍了AI中台的总体架构、建设历程、数据与技术基础、AI资产管理与共享机制、模型运营体系以及安全可信体系等内容,展示了工商银行在推动金融智能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与数字拓展服务部副总经理陈丹以《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最新案例分享》为题发表了演讲,介绍了中银金科通过创新服务、场景建设、综合经营和外拓输出四大支柱,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银金科自201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公司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和风险管理等重点领域,构建了包括中银司库、企业e管家、智慧住建等在内的多元化金融科技产品体系。中银金科通过“一司一策”策略,助力集团综合经营公司提升科技能力,推动金融服务综合化与一体化发展。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外部市场,服务金融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信贷部总经理助理王宗良在《恒丰银行数字化转型信用卡实战案例:AI智能催收》主题分享中,分享了恒丰银行通过AI技术实现信用卡风控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催收系统,提升催收效率和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在面对监管政策升级、技术革命驱动和风险环境复杂性攀升的压力下,恒丰银行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构建了智能体引擎的五层架构运营逻辑,实现从风险预警到分层处置的闭环管理。在AI智能催收方面,通过精准的客户画像和策略模型,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催收效果,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同时降低了风险。

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产品经理张永恒在《“民生惠担保贷”:线上普惠融资的新平衡》中,展示了民生银行“民生惠担保贷”以线上风控底座叠加政策性担保基金,实现小微融资秒批、随借随还,重塑普惠融资效率与风险平衡。
民生银行推出的普惠信贷产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生物识别等技术并整合多维度数据源,构建智能风控模型来实现全线上快速审批与放款。通过与政策性担保基金合作,民生惠担保贷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与成本和提升风控精准性与服务效率。其BCAP平台支持灵活定制与快速迭代,体现了普惠金融从“广度”到“精度”的演进,实现了金融服务“惠民生”与风险控制的有机平衡。

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程君华带来了主题演讲《建信人寿人工智能应用实践》,探讨了建信人寿通过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赋能保险业务全流程,实现降本增效与智能化风控。
建信人寿通过复用建设银行金融大模型核心能力,构建了具有保险行业特色的AI应用体系。公司复用AI助手、AI工具箱、向量知识库和代码解释器金融大模型四大基础应用,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风险管理、营销推广等业务环节。另外,通过实施“万数慧查”等标杆场景,实现了结构化数据分析和半结构化知识管理的智能化突破。建信人寿注重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标准化实施工艺和分层协作模式,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系统化推进“数智建信”转型。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岩演讲的主题为《国华人寿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践》,展示了国华人寿构建统一大模型底座与企业知识库,全面推动智能运营、营销等多场景深度融合与自动化转型。
国华人寿通过构建统一大模型底座、企业知识库与智能体,深度融合AI与大模型技术,打造智能营销、运营、办公、投研、科技五大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公司已落地投保助手、手工单智能分类、国华智囊团、办公智能助手等应用,显著提升时效、降低错误与成本;并同步推进双录质检、智能催收、智能客服等建设,依托多模态、推理及小尺寸模型,满足多元场景需求,强化数据安全与持续迭代。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架构专家张文若以《金融全场景应用数据库创新实践》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太平洋保险通过多项行业首创的数据库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与系统能力跨越式提升。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通过“攻坚引领、创新赋能”策略,在金融数据库转型中实现了多项行业突破。项目首创预评估工具“指南针”、分布式改造决策模型、SQL治理多维知识库等方案,有效解决了存储过程改造、SQL风险治理等痛点。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329个系统升级,实现改造成本降低30%、存储节省超5PB,并发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该项目不仅推动了技术自主可控,还通过知识输出和行业标准建设促进了金融数据库生态的成熟与发展。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大脑负责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张庆演讲的主题是《东方大脑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与业务实践》,分享了东方证券与微软合作打造“东方大脑”人工智能平台并赋能六大业务场景,推动证券业务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东方证券与微软合作打造的“东方大脑”人工智能平台,旨在为客户和员工提供平台化、专业化、定制化的算法服务。该平台构建了从基础设施层、基础能力层到场景层和应用层的完整技术架构,集成视觉、语音、大语言模型等多模态能力,并依托容器云、分布式调度等技术支持高效训练与推理。在业务实践中,“东方大脑”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问答、智能投顾、自动化运营等六大核心场景,显著提升证券业务智能化水平与运营效率。

第二天的论坛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韩景倜带来的主题分享《人工智能发展给金融业带来的转型变革》拉开帷幕,分享了人工智能深刻驱动着金融业在风控、运营等领域的智能化变革,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深刻驱动金融业的转型与变革。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联邦学习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风控、自动化运营及客户服务等核心领域,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与普惠性。然而,技术落地仍面临数据隐私、算法可解释性、监管滞后等挑战。未来,AI将与区块链、量子计算深度融合,推动DeFi、元宇宙银行、绿色金融等新形态发展。金融机构需加强技术投入与人才建设,以迎接智能化、数字化金融新时代的到来。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管陈嘉俊在《数字化场景创新与探索》中,分享了浙商银行打造“四通”数字供应链金融与善数普惠金融两大场景,实现融资门槛和成本明显降低。
浙商银行以“185N” 体系架构为核心,通过区块链、大数据、AI 等技术,打造“四通”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和善数驱动普惠金融两大标杆场景。前者以链上确权、智能合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覆盖汽车、钢铁等十余条产业链;后者依托“善本金融”理念,构建小微客户崇善扬善评价体系,联合政府、平台共建数据模型,实现融资门槛与成本双降,累计发放信用贷款近60亿元,推动业务、服务全面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网络银行部联合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林洁演讲的主题为《中原银行联合创新全流程数字化信托模式》,展示了中原银行联合创新信托模式,助力信托机构解决房抵贷业务获客、审批、作业等难题。
中原银行通过联合创新信托模式,将其成熟的线上房产抵押贷款产品“永续贷”的能力对外输出,与信托机构及第三方服务商形成三方合作。该模式旨在解决信托公司在零售房抵贷业务中面临的获客、作业、审批及处置四大难题,通过提供全流程线上化工具、大数据风控模型等,赋能信托业务开展。同时,引入劣后资金与AMC不良资产回购机制构建了风险闭环,为信托机构拓展零售信贷业务提供了完整的科技与风控解决方案。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数字化转型主官陈彬以《浅谈东吴资管数字化转型实践》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探讨了东吴证券资管通过“业技融合”战略与五大场景数智重构,实现了从投研风控到运营服务的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在面临对供应商过分依赖、数据资产薄弱等挑战时,东吴证券通过推行“业技融合”战略,组建资管数字化转型工作小组,聚焦产品运营、数据赋能等专题寻求突破。在重塑阶段,公司重点打造了五类业务场景,并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底座、AI平台等N套能力提供支撑,最终旨在实现资管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与风控水平,构建自主可控的资管数字化新生态。

山西证券科技子公司山证科技上海研发负责人吉成恒发表了题为《大模型时代中小券商的AI应用探索》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山证科技积极探索大模型时代的AI应用,并在多种业务中实现了从内部提效到外部赋能的智能转型。
在面对数据质量、安全隐私及人才短缺等挑战时,公司提出了构建五大支柱系统能力的破局之道,并构建了“大模型、小模型与企业数据资产的协同融合”的AI应用体系。其强调以多模型协同、分级调用与安全管理为核心,覆盖了从内部提效的“AI员工助手”到对外服务的智能应用,具体落地于债券智能询价、合规问答、数据治理等多个典型场景,致力于通过AI实现业务提质增效与模式创新。



为总结过去一年多在金融科技的创新与运用领域表现优秀的产品以及企业单位,本届论坛组委会发起 “2025 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征集、专家评审与投票,共决选出18个具有代表性、创新性与应用场景实用性的优秀产品和机构予以表彰鼓励。
现场由组委会专家代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韩景倜院长为获奖机构颁发奖项,他们分别是: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太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长飞iCONEC”长飞集团|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感谢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中银金科、交银金科、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渤海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原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大连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华瑞银行、汇丰银行、富邦华一银行、东亚银行、瑞穗银行、太平洋保险(集团)、太平洋财产保险、太平洋人寿保险、太保科技有限公司、安盛天平财产保险、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工银安盛人寿、国华人寿、汉诺威再保险、汇丰人寿、建信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三星财产保险、上海人寿、太平人寿、同方全球人寿、小康人寿、友邦人寿、长江养老保险、长生人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韦莱保险经纪、中怡保险经纪、山西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国金证券、华宝证券、华金证券、平安证券、湘财证券、甬兴证券、交银施罗德基金、圆信永丰基金、东证期货、申银万国期货、陆金所、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积极参与本届论坛。本届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关于诺本集团
诺本集团是国际领先的投资贸易促进机构,致力于发展欧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发展经济体之间的国际投资和贸易,及各领域先进技术的交流。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及世界500强企业的支持下,诺本每年成功在华举办40余次国际投资和贸易发展峰会,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中国市场和国际先进技术及优质资本之间合作沟通的有效桥梁,并成为中国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投资贸易促进机构之一。

欲知更多详情,请联系:
上海诺本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Christina Xu
+86 21 60851000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发布者:小漾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zfzj.cn/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