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强调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等关键领域深度融合,统筹发展与安全。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联旗下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FCA)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聚焦金融安全核心领域,围绕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建设、跨境贸易服务、移动金融创新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展现出科技驱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政策引领:明确“人工智能+金融安全”核心发展路径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应“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深度融合”,并特别指出在金融等重点行业应“强化安全风险防范,统筹发展与安全”。CFCA 作为国内权威电子认证机构,其技术发展方向与政策要求高度契合。
依托中国银联在支付清算领域积累的技术积淀与生态资源,CFCA 将人工智能与金融安全紧密结合,形成了“安全驱动创新,创新保障安全”的良性发展模式。在银联“集团统筹、总子协同”的高效体系推动下,CFCA 作为集团在金融安全方向的核心实施力量,聚焦于人工智能在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及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通过构建“技术—产品—标准”三位一体的业务体系,CFCA 有效推动政策精神向实际技术能力转化。其“人工智能+”战略实践不仅体现了中国银联集团战略在金融安全领域的具体成效,也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放大技术价值的全面释放。

技术筑基:构建 AI 驱动的可信数字身份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可信数字身份就像金融交易的“第一道闸门”。CFCA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打造一套覆盖身份认证、凭证管理、电子签署、司法存证全流程的“CFCA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方案”。在即将召开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这套方案将在商用密码技术展区亮相。
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化升级也成为 CFCA响应“人工智能 + 民生福祉”的鲜活案例。基于 FIDO 标准创新推出的“FIDO+”生物识别快速认证,就像给数字身份加了把“智能锁”,整合指纹、3D 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与电子认证技术,实现生物特征与密码的动态绑定。与传统认证方式不同,这套方案不需要集中存储用户生物识别特征,从源头降低了信息泄露风险。目前,CFCA FIDO+产品已拥有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密码管理局等监管机构相关资质认证,具有合规性保障,并在众多大型金融机构实施上线,系统运行稳定。
在智能安全研究领域,CFCA联合中国银联云计算中心的探索也颇具前瞻性。研究团队发现,就像现实生活中会遇到“钓鱼”陷阱一样,开启联网搜索的大模型AI助手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无意中返回含有隐蔽恶意代码的内容,威胁用户信息安全和关键业务系统。这种攻击方式依赖攻击者预先“埋雷”,即针对特定领域设计恶意内容,当用户提出相关问题时,AI助手可能会不知情地生成含有恶意指令的响应。这些代码有可能被用来下载并执行病毒程序,特别是在AI辅助代码生成和系统命令操作等场景中,安全风险尤为突出。研究团队以此发现,警示联网AI助手的普遍安全漏洞。
应用落地:AI 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把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融入金融业务场景,是 CFCA实践的关键。近年来,CFCA相关探索已在跨境服务、移动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跨境贸易中的身份互认难题,CFCA搭建了一座“数字桥梁”。作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获得可验证全球法人识别编码(vLEI)授权的发行机构,CFCA借助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推出“中国企业跨境贸易全流程解决方案”,为跨境企业提供国际认可的数字身份凭证,通过 AI 驱动的智能合同签约与数据存证系统,实现跨境主体“一码通行”。
在“2025・中国口岸协会服务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CFCA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海表示,近年来,中资企业跨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识别全球化系统风险、提升跨境合作安全性与便利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数字化应用和基建是促进跨境贸易快速有序增长的关键因素,CFCA为中资企业跨境贸易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技术支撑,通过整合金融级可信数字身份应用与LEI技术应用,为企业“出海”奠定关键的信任基石。
移动金融领域的AI 创新应用同样亮点不少。CFCA自主研发的“移动金融云签盾”已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成为能常态化服务金融行业的创新产品。这个产品就像手机里的“电子公证处”,基于自研协同签名算法,不需外接设备即可提供合法可信的电子签名服务,目前,已在民生银行等机构落地应用,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生态协同:践行银联集团化战略的创新路径
CFCA的“人工智能 +”实践,是深度融入中国银联集团化战略的生态体系,通过“内外联动”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
在内部协同层面,CFCA与中国银联形成了“技术互补”的良性循环。银联在支付场景、数据资源、算力支撑等方面为 CFCA提供“弹药补给”,而 CFCA的 AI 安全技术,助力银联核心支付系统形成“支付场景 – 安全保障 – 技术迭代”的正向循环。
在外部合作方面,CFCA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此前公有云领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身份认证、电子签章、司法服务业务、业务安全、移动端测试等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整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满足金融、教育、文旅、交通等行业不同场景的线上身份认证需求,共同推动智能化转型,携手建设行业安全生态。
作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CFCA 牵头编制的《移动终端数字证书应用技术规范》(JR/T 0340-2025)已正式发布,对移动终端数字证书的应用场景、技术框架、安全要求等作出统一规定,为人工智能在金融认证领域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此前发布的《基于数字证书的移动终端金融安全身份认证规范》(JR/T 0285-2024)已成为行业常用标准,展现出 CFCA 在“人工智能 + 标准建设”领域的责任担当。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CFCA 将继续以《意见》为指引,深化与中国银联的战略协同。随着“人工智能 +”行动的深入实施,中国银联及CFCA有望在可信数字身份服务领域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成果,为构建安全、高效、开放的数字金融生态贡献更坚实的力量。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发布者:支付之家网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www.zfzj.cn/6419.html